跳转至

Chapter 1. 认识家庭: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什么决定了你在感情中的表现?

依恋类型: - 安全型: 适度依赖,尊重彼此独立性。父母在孩子年幼时能有效回应孩子需求。 - 痴迷型: 情感饥渴,对依赖和承诺的强烈渴求。儿时偶尔得到父母对自己需求的回应 - 疏离-回避型:总是担心被抛弃(认为自己不够好)。遭到父母冷落并以『愤怒』的感受记忆下来。 - 恐惧-回避型: 不像伴侣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希望伴侣对自己产生情感上的依赖或向自己寻求安慰。得不到父母回应。

依恋类型可以被改变。 - 认识自己的依恋类型 - 保持自我检查 - 有意识、主动地学习更好的相处方式:找一个依恋模式更安全的人建立长期亲密关系(分辨对方依赖类型;真诚表达你的需求),或者好的心理咨询

妈宝男是怎么形成的?

健康的母子关系:母子之间的安全依恋。孩子会在母亲的鼓励下离开母亲,走向更大的世界,展开新的亲密关系,形成新的核心家庭。

不健康的母子关系:母子之间非安全依恋。 - 痴迷型: 妈宝男 - 回避型: 儿子和目前格外疏远,儿子内心深处可能会觉得自己不被爱,尤其无法被女性所爱。情绪无能

父亲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

父亲与孩子:带来『激活』的关系。打闹游戏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责任心、自信心和竞争力,尤其是是在父亲和孩子的游戏中。

父亲在一个家庭中的参与程度: - 互动程度: 直接互动,语言、照料、游戏 - 可及程度: 孩子在需要父亲的时候,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对方的回应和支持 - 尽责程度: 多大程度上满足孩子成长需要的资源需求

父亲在家庭中的参与程度对我们的影响: - 认知和行为功能上的影响:人生早期父亲的照料,对孩子的认知和行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 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单亲母亲扶养的孩子抑郁症高三倍,破坏性行为、冲动、品行障碍会增加 - 影响成年后的亲密关系:童年时期能从父亲身上获取支持的孩子,成年后进入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怎样当一个好父亲? - 1.更多参与孩子的生活,给他们安全的感觉,展示出对女性的平等态度 - 2.『权威型』的教育方式(不是严厉型)。高要求和高回应 - 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亲的温暖和爱 - 重视规则,不能凭自己的情绪打骂孩子,尤其是孩子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 孩子能有一定的自主权。权威不是控制孩子的人生

机能不全的家庭,会如何影响身在其中的你?

机能不全的家庭:家庭中持续地、经常地存在冲突或者不端的行为,通过包括对孩子的选择性忽视,或对家庭成员的虐待(身体、精神、性), 而家庭内的其他成员则容忍了这些行为的发生。 5种家庭机能不全的类型: - 家庭成员情绪不稳定。经常表现出非理性的情感和状态,在规则上表现出受情绪影响的前后不一致,并很有可能付诸暴力 - 家庭中父母角色的缺失。远离父母的照料或者缺乏情感联系 - 家庭成员互相利用。孩子被当成工具达成自己的目标(功成名就) - 家庭成员之间没有良好的边界。故意触犯、不尊重其他成员的边界 - 存在严重的冲突、虐待、暴力

机能不全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形成4种基本角色: - 好孩子:外表是成功、优越、强大、忙碌的,然而内心却充斥焦虑、恐惧、愤怒、悲伤、孤独的情绪。 容易工作成瘾,抗压能力差,无法带着轻松的心态去生活,难以表达真实的情绪和需求

  • 失落的孩子:内向、安静,仿佛不存在一般,不参与家庭矛盾和斗争,实际上是极力隐藏自己的需求,冷冻自己的情感,内心感到无力、抑郁和孤独。 他们很少获得积极的关注,很少被鼓励,不善于把握机会、表达观点,社会上难以为自己的权利声张,人际上孤立、不善于处理亲密关系的问题。

  • 问题孩子:试图用愤怒、敌意、消极的一面告诉其他人,家庭是不健康的。常常采用自毁的方式应对,是家庭问题的牺牲品

  • 吉祥物。家庭小丑。幽默的背后是被压抑和否认的情绪。无法用成熟的方式处理问题,工作和学习上无法专注,并且可能用不成熟的方式对待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和婚姻。

  • 幕后操纵者:一些聪明的孩子利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机会主义者

为什么说原生家庭不是决定你的唯一因素?

人格:人在不断成长过程中,逐渐显现的自身在思想、价值观、社会关系、行为模式、情感体验等各个方面的大体趋势,以及在这些方面上与其他个体的差异。 人格基本趋势的5个维度:责任心、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及情绪稳定性。

人的精神胚胎:在新生儿的床边发出一些声响的时候,有些新生儿会自然地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另一些则相反。与生俱来的精神胚胎, 众多心理学、生物学、遗传学的研究作证了『精神胚胎』的存在。 - 1.某些人格特征与生物特性存在直接相关,可能是在胚胎中就孕育的精神特征 - 2.某些人格特质并不随着年龄增长变得不同 - 3.某些人格特质也并不因为后天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同卵双胞胎的研究)

精神胚胎究竟是什么? - 1.精神胚胎决定了人格特质的整体与相对趋势 - 2.精神胚胎影响着我们自身的成长环境,从而进一步影响人格的形成。经常被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孩子的脾气性格会对家长的教养方式产生影响。

我们仍然可以是自身人格的塑造者。人格很大一部分由先天精神胚胎决定,又受到生命最初环境的影响(那时候我们对环境还没有控制力), 精神胚胎还影响我们会进入什么样的环境。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和要求,在一个合理的现实的范围内努力成长和进步, 这会是一个让你更少自我苛责、更少焦虑的状态。

每个人都至少有3个自我,一个是基因决定的,一个是在环境与文化影响下的,还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 最后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自我。

一个人要如何才能走向独立?

自主的评判标准: - 1.完成分离,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在自己和父母的生活建立起清晰的边界 - 2.掌握自主的能力,很好处理外界环境,拥有在环境中独立适应和生存的能力。自立水平和决策水平 - 3.掌握自己的情绪。掌握内心冲突,在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同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自我控制水平和自我坚定水平

为什么需要独立自主? - 1.提高自尊和幸福感。研究发现不同社会的个人自主权和幸福感高低正相关 - 2.自主能激发成就表现

如何做到真正的自主? - 1.自主不是没有限度的。一味追求 与父母的分离,追求完全的自我决定,可能会有反效果 - 2.独立的过程,与和父母良好关系不矛盾 - 3.自主不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也意味着责任。人不可能脱离与他人的关系存在

Chapter 2 认识自己:个性背后是怎样的心理成因?

这三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是你吗?

完美主义者:对完美的渴望,对缺憾的恐惧。 完美主义者三种类型: - 社会指定型:自己追求完美是生命中重要人物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并且他们会以一种极高的标准对自己做出评判 - 他人指向型:完美主义者将他们对完美的苛刻要求指向了他人,以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他人 - 自我指向型:对自身有苛刻的要求,并且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时,批评责难自己。有强烈的成就动机

完美主义者对失败的恐惧和他人评价的焦虑会让他们容易拖延。 完美的代价: - 不幸福的亲密关系。过分敏感 - 负面情绪。焦虑、抑郁等 - 自杀。无助感

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 意识到真正的『完美』不存在 - 为成功努力,为『足够好』满足

为什么自负可能是自卑的一种伪装?

自卑感:一种比不上的感觉。来源于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比较,比不上或者能力不足,就可能威胁到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存在的价值。 自卑感会驱使个体做出一系列行为,补偿它带来的脆弱和羞耻感。也有人选择以回避的方式逃避自卑感,变得更自私、自我为中心, 容易产生自卑情结。

自卑感是正常的,自卑情结往往是不健康的。自卑情结由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提出,他认为自卑分为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 - 原生自卑:产生于儿童时期,人们在面对外在环境时所体会到的不足感。这种不足感可能因为个体成长发育速度落后同龄人、 出生于贫困的家庭环境,或者不当的家庭教育等。 - 次生自卑:个体成年时期的自卑感,当成年后的个体发现自己并没有能力实现虚构的目标或者内心的标准时,所感到的自卑。 引发次生自卑的事件可能是失败的求职经历、不理想的学习成绩等。

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的纠葛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自卑情结。其表现: - 做事十分害羞、胆怯,犹豫不决 - 从社交圈消失 - 与前一种相反,有些自卑情结的人需要通过持续地、过度地寻求他人关注,来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 异常争强好胜,攻击性强

补偿力过猛的时候,就会发展出一种『自负情结』,把自己伪装优秀来掩盖自己的自卑感。 自卑与自负也都是自恋人格的可能表现。 自卑情结或者伪装自负的自卑者怎么办? - 自卑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给我们动力 - 分开处理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 - 持久稳定的友谊(或良好的亲密关系)是我们应对自卑的缓冲剂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谈论自己的真实感受?

情绪流动性:双方能够用情感的语言,准确沟通他们的感受和内心的状态。 抵制情绪流动可能因为以下原因: - 允许情绪的表达和流动会使我们脆弱,避免被伤害的可能 - 沟通过程中,我们并没有说同一种语言 - 不把彼此当做同盟者,而是竞争者

当情绪无法流动时,亲密伴侣容易形成3种关系模式: - 愤怒的伴侣,沟通总是陷入互相责备和咒骂中。总希望证明或者宣告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总觉得自己站在道德高地 - 退缩的伴侣。沉默与回避 - 接近-退避的伴侣。痴迷型和疏离型组合。一方试图接近,另一方不断退避。

如何更好地使情绪流动? - 不攻击,不回避,学会『吐槽』 - 学会具体化自己的感受 - 能够使情绪流动的,不只是语言

什么是内向者专属的『社交宿醉』?

对一些内向者来说,如果经历了太大强度的社交,他们会像喝多了酒一样,出现宿醉般的体验。 内向者在社交中会遇到一些特定的障碍: - 1.内向者更难从社交中真正感到满足 - 2.内向者不容易因为眼前的快乐而失去理智 ,更倾向于选择延迟满足 - 3.内向者更敏感,在社交环境中容易收到干扰 - 4.内向者不太愿意谈论个人成就,因此总是不能有效地自我推销 - 5.想要深度沟通,不善于应对表面寒暄

内向者在社交优势: - 1.不太会给人错误的信号 - 2.更了解自己 - 3.更容易有深度的交流和关系 - 4.善于观察细节

内向者如何社交? - 1.运用口头以外的交流方法,比如文字 - 2.可以不用谈论自己,找到共同话题 - 3.即便在很多人的场合,也可以把自己放在和少数人沟通的语境里 - 4.假装你和对面的人不是陌生人 - 5.做好常用话题的准备 - 6.把谈论自己的成就变成很自然的事 - 7.有计划社交,给自己『充电』的实践

为什么有些人比大多数人更敏感?

高敏感的人特征: - 1.对细节感知力强 - 2.关注行为的意义 - 3.对情绪的觉察力高 - 4.具有创造力 - 5.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困扰: - 1.被自身情绪淹没 - 2.受到他人情绪影响 - 3.不健康的完美主义 - 4.独处的需求可能成为一种负担 - 5.来自社会期望的压力

高敏感的人如何生存? - 1.觉察,然后优先处理最容易出发敏感的事情 - 2.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释放压力的方法 - 3.用于表达自己的困扰

明知自律有益,为什么总是做不到?

自律是平衡内在冲动和面对诱惑时所做反应的能力,它让人能够根据个体长远利益,而非眼前满足来做出注意力、情绪、行为或生物行为的反应。 自律是个人意识受到冲突后的主动选择,而不是潜意识中完成的自我压抑。 3种表现形式: - 1.专注 - 2.对内在冲动的控制,权衡潜在利弊做出选择的能力 - 3.延迟满足

是什么让我们管不住自己? - 1.不相信自由意志的人更无法自律(有行为选择的自由) - 2.大脑功能的影响 - 3.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儿时恰当引导 - 4.对重要程度的认知影响我们的自律 - 5.其他因素:依恋类型;家庭语言环境

成年后如何训练自律? - 1.明确目标 - 2.细化目标,可视化目标 - 3.做出行动 - 4.为每一小步庆祝

如何提高对不确定的容忍度?

不确定的情境是担心/焦虑产生的前提。三个指标影响我们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程度: - 1.赌注的大小 - 2.总体的情绪稳定性 - 3.先在(pre-existing)的忧虑水平,和先天基因、后天经历、养育者的风格都有关。

不确定的焦虑影响我们的知觉控制水平,也就是我们感知到的『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事情的结果』。通常会有两种本能反应: - 1.接近,通过各种方法获得确认。反复的确认行为,比如不断怀疑另一半是否出轨 - 2.回避。找借口、拖延、或者让其他人为自己决定。因为可能的危险自我设限

如何降低对不确定的焦虑? - 1.把预期变成计划,判断变成描述.防御性悲观:列出所有可能的最坏情况,做出实现的应对步骤计划 - 2.停留在焦虑中,观察自己的感觉 - 3.抛弃虚幻的控制感,聚焦在你可以控制的东西上。做好我能做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大目标拆成小步骤,逐步增加对生活的控制感 - 4.制定行为计划。对股市焦虑,制定一天只看一次的目标。解决焦虑的方式不是时时检查,而是约束自己

你为什么总是感到空虚?

空虚也有独特价值: - 1.不被允许的心愿。 - 2.避免应对负面情绪(尤其是攻击性情绪) - 3.空虚本身就能完成攻击,而带来控制感。

你有『彼得.潘综合症』吗?

成年人没有达到情绪上的成熟,无法承担成年人应有的责任,认为他人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却不愿意以同样的爱回报别人。 这种情绪上的不成熟往往隐藏很深,他们拥有自恋的外表,很多人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名誉,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感到他们的不成熟。 表现: - 1.缺乏责任感。和家庭中缺乏纪律有关 - 2.焦虑,缺乏安全感,与家庭中的紧张气氛有关。这种焦虑使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 3.孤独。 - 4.性别角色的冲突。他人面前大男子主义,但在亲密关系中,却有情绪化和脆弱的极端扩大化表现 - 5.自恋。无法在家庭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安全感时,自恋是他们建立起的一种系统化的防御方式。过度在意自己的外表和幸福,丝毫不考虑他人 - 6.大男子主义

为什么说有些付出是过度的?

如何区分健康的付出和过度的付出: - 1.你的付出是别人主动提出需要的吗? - 2.你的付出可以允许别人拒绝吗?。健康的付出是以充分尊重对方的意愿为前提的 - 3.你的付出可以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吗? - 4.你是否将他人看作独立的个体? - 5.这种付出是否只是为了享受别人帮助的过程 - 6.是否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付出?

过度付出又称为强迫性帮助或者拯救成瘾。什么样的人容易过度付出: - 1.低自我价值、低自尊 - 2.有救世主情结。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对 - 3.想获得很多控制权的人。 - 4.提倡无私奉献的东方文化

健康的付出符合5方面: - 1.只对他人明确提出要求,做出相应的回应,不要把你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他人 - 2.帮助不以对方的感恩戴德为目的 - 3.允许别人拒绝你的帮助 - 4.愿意倾听他人分享对你的付出的感受,接受评价 - 5.把他人看作独立个体,把你们的关系看成平等的伙伴关系

如何更科学地拒绝别人?

自我坚定:不带有攻击性的自我确定和自信。

  • 对自己的权利有充分的了解。
  • 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觉、想法和需求,也会尊重他人的正当需求。
  • 能够鲜明地表达反对,也能够承认错误并道歉。
  • 能够自如地开始、扭转或结束对话。
  • 无论是否正在与人争吵,都愿意聆听别人的想法,并且做出适当回应。
  • 认为自己和别人处在平等的地位,可以发起并维持和他人的良好关系。
  • 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对不公正的、没有意义的规则表达质疑。
  • 能够很好地控制和管理情绪,但并不是抑制情绪。

自我坚定能够在这些方面帮助我们: - 1.学会拒绝。 - 2.应对批评和冲突。保持一种自我坚定的状态,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尊和自信

为什么我们难以做到自我坚定? - 角色。社会地位较低、收入较低、女性容易缺乏自我坚定,下属对老板难以做到自我坚定 - 过去的家庭、工作、生活经历。人们会模仿父母在家庭中的行为模式,或者由于重要上司的期待,形成主动攻击或者被动接受的习惯。 - 低自尊、缺乏自信的人容易采取被动接受的行为模式。

如何做到自我坚定? - 1.从『我』的角度来陈述 - 2.从小处着手,试着做发起对话的人 - 3.具体化。不要泛泛指责,具体说出你不满的地方,以及希望对方做出怎样的改进,不要只是说『你怎么总是这样』 - 4.学会问问题,要求了解更多信息 - 5.练习表达拒绝的方式。调整反对和拒绝的用语,对事不对人 - 6.练习一些非语言技巧。坚定、平静、放松,练习保持适度的眼神接触。

人格是可以被改变的吗?

研究显示 87% 的人希望在大五人格中至少一个类别上所有改变(责任心、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 人们更不愿意改变那些与根本自我认同相关的人格特点。 人格提升(向更健康的人格发展)会提升幸福感。 人格会发生改变: - 1.自然的成熟。年龄增长人会不断地调试自己的行为。内向/外向的人格特质最稳定。人格变化有跨文化差异 - 2.承诺和责任带来的改变。社会性投入的增加和减少影响人格。事业和孩子能带来人格上的提升 - 3.幸福程度本身可以改变人格。

如何主动、有意地提升人格: - 1.改变思维模式,停止标签化、固化自己,把自己看成可发展、可塑造的个体 - 2.设置具体的目标。明确你想要改变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行为、习惯、说话方式) - 3.设置具体计划。建立奖赏机制。 - 4.如果还不能真正做到,先假装自己可以做到 - 5.给自己留出一些用来『崩溃』的时间 - 6.把自己仍到新环境中。新鲜事物永远是改变的动力。比如参加一个俱乐部或者社团 - 7.写日记。追踪自己,不断加深自我认识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失败与遗憾?

人们对自己『失去了的可能自我』的方式,会影响他们的幸福度、人格复杂度、成熟度。 探索『可能自我』需要做好这些准备: - 1.意识到麻烦不可避免。 - 2.接受『意外』,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打破常规遇见未知的过程 - 3.谦逊。能够接受生活的意外 - 4.勇气。

要想获得高的主观幸福感,你需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现在和未来的可能自我上,详细地想象那个可能的你会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何种状态。 这种想象会给你提供持续成长的动力。

为什么说我们应当主动选择脆弱?

脆弱是当我们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风险,以及在需要情感投入时,容易感受到的情绪状态: - 第一种在感到脆弱后,随之体验到的核心情绪是恐惧。会主动寻求联系,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安慰,化解自己的脆弱感。 - 第二种感受到的核心情绪状态是羞耻,即对自身价值的羞耻。他们不仅担心别人帮不了自己,甚至觉得不值得别人的关心。

我们为什么要保持『脆弱』? - 1.保持『脆弱』的人更具有吸引力。人们更喜欢真实的事物 - 2.保持脆弱是人与人互动交往的关键 - 3.压抑脆弱可能取得反效果

对脆弱的常见误解: - 1.这个世界上,有人可以选择不脆弱。能够接纳脆弱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反而更坚韧,也更容易修复自身 - 2.脆弱等于虚弱 - 3.不掩饰脆弱就意味着自曝其短。在不同的人面前根据边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脆脆弱

习惯了自我防备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持脆弱? - 1.自我肯定。不因为错误和失败否定自己,也不让行为的后果定义自我价值 - 2.自我安慰。感受到负面情绪时,对自己说,我现在感受到了xxx的情绪,是因为xxx。鼓励自己表达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意识到正在经历的情绪。 - 3.分享,但是要注意由浅入深。逐步与对方分享自我更有利于关系发展 - 4.展现不加『滤镜』的真实人生。想要长期伴侣,就要在生活中展现真实的样子。

怎样过上更高效的人生?

如何实现效率?4种效率风格: - 1.排序者。以目标为导向,遵从逻辑、分析、实证、聪明而有效地利用时间。擅长数据处理、解决复杂问题、建立优先级, 控制项目预算等,但不擅长情感类沟通

  • 2.规划者。细节导向,总是严格遵守规则和标准,有条不紊完成任务。他们热爱严格执行计划,跟进时间节点,使用监控进度的工具。
  • 3.协商者。充满热情能够支持他人。可能缺少理性分析、逻辑思考
  • 4.想象者。思考未来可能目标。

如何高效地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 1.目标的设定:SMART 标准(洛克)。具体的、可衡量的、行动导向的、现实的、有时间限制的 - 2.目标的实现过程,洛克认为有三个影响因素: - a.达成目标对你来说有多重要 - b.自我效能,对自己能够达成目标的信念有多强 - c.建立(与他人有关的)目标承诺,针对目标的实现有所承诺,而且最好不要只和自己有关

小贴士: - 1.与未来的自己共情,想象可能的失败。想象你已经做了这件事,过了一段时间后失败了,然后分析可能的、会导致失败的原因 - 2.建立『对正面行为的成瘾』 - 3.『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结合

女性为何难只属于自己?

制度化的母性 主体之我与客体之我之间的撕扯

母亲应该如何加强自我关怀? - 1.接受不完美,接受负面情绪 - 2.不要让孩子过多影响你和丈夫的关系 - 3.每天给自己一些自我关怀的时间 - 4.学会求助,寻找支持系统 - 5.仍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

Chapter 3. 认识伴侣: 恋爱关系有怎样的心理机制?

真的存在一个『对』的人吗?

与 Mr./Mrs. Right 的有关误解: - 误解1.存在一个 Mr./Mrs. Right 与我完美契合。列举要求与期待,不时将对方与清单比对 - 事实1:完美契合是不存在的

  • 误解2:Mr./Mrs. Right 的出现能够拯救我的生活
  • 事实2:没人能拯救我们的爱情与人生,除了我们自己

  • 误解3:Mr./Mrs. Right 是『遇见的』,且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 事实3: Mr./Mrs. Right 是彼此塑造的

  • 误解4:建立情迷关系和谁都一样,没有区别。(低自尊感)

  • 事实4: 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我们亲密关系的伴侣(认为感情的事情不收个人主观意志与努力所控制)

误解的负面影响: - 尚未开始一段关系时: - a.抱持对 Mr./Mrs. Right 的执念,而不愿意开始一段感情。宁缺毋滥不是理由,开始一段关系的意愿有多强才决定了有没有可以开始尝试的人。 - b.总担心是否还能遇到 Mr./Mrs. Right - 当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中时: - a.很容易对伴侣关系感到不满,逐渐对彼此关系感到失望 - b.总是以『放弃』代替『解决问题的努力』

没有 Mr./Mrs. Right,只有 Mr./Mrs. OK: - 1. Mr./Mrs. OK 虽不完美但(对我而言)足够好的人。无谓的等待只会是一种浪费和错过。 - 2. 如何才能找到还不错的人,又如何把彼此变成对的人呢?需要寻找而不是等待。相互磨合、共同经营。

沟通与日常生活磨合,是双方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课题: - 给予对方肯定 - 坦诚开放 - 积极关注 - 协商好日常分工 - 保持社交独立

被伴侣情感忽视怎么办?

伴侣的情感忽视指伴侣没有提供应给予的情感支持。没有做那些能给伴侣带来情感支持的事,被忽视的一方可能会有如下感受: - 被拒绝感 - 被无视感 - 不对等感 - 绝望感 - 关于自我评价的挣扎感,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

哪些人容易让伴侣觉得被情感忽视? - 1.儿童时期遭遇过逆境经历的人。小时候遇到过虐待、忽视,或者糟糕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就更可能对伴侣情感忽视(缺乏良好示范) - 2.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在意识到伴侣遭遇困境时,回避型依恋的人会倾向于选择不提供支持。回避型的人遇到压力时,较少表达自己的需求或寻求支持,他们会觉得伴侣此时也不需要支持。 - 3.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人。 - 4.有社交焦虑的伴侣。社交焦虑的人更少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

被情感忽视会带来哪些影响? - 1.迫使自己变完美,来换取对方的爱。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导致了忽视 - 2.自我忽视。自己遇到问题不会去抚慰支持自己,而是苛刻地自我批评,为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 - 3.产生假想伴侣。宁愿用幻想中的伴侣掩盖事实

如果被伴侣忽视了,怎么办? - 1.尝试与伴侣沟通 - 2.自我忽视的人要学会自我抚慰。有些被忽视者可能从小被父母忽视,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在难过时自我抚慰。建议列举几个健康的抚慰清单 - 3.试着积极看待被忽视的经历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4种高压型控制?

高压型控制,是在两个人的关系中,一方通过一系列的行为伎俩来达到控制和支配另一方的目的。伤害往往是心理和情绪上的, 而且十分微妙,往往受害者自身都难以察觉。高压型控制是一种暴力: - 1.在亲密关系中,高压型控制就是一种暴力行为。 - 2.高压型控制也发生在同性伴侣和亲子关系中

高压型控制的的4大策略: - 1.隔离。控制你的社交圈,不断制造『众叛亲离』场面,只有他可以信任。慢慢你也开始相信他这么做是爱你的。 - 2.情绪虐待。反复向你强调彼此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体谅,然后却成了单方面约定,对你道德绑,是你产生负罪感,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 - 3.贬低、否认和指责。言语上看上去为你着想,事实上是在强化你对自我『不成熟、做不到』的认知,你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自我价值, 逐渐相信他比你更了解你 - 4.其他。经济威胁

高压型控制难以被察觉: - 施暴者使用不同的行为策略,让受害者相信对方的控制是一种强烈的爱的表现。洗脑式强调这就是爱,你太单纯 - 施暴者通常在外人面前并不表现控制的一面。他的隔离策略也让你失去支持

高压型控制给人的影响: - 瓦解对方自我价值和自尊感 - 陷入习得性无助。认为无论尝试什么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不如索性听从对方的 -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对自己和世界持续负面想法

主观上的爱带来的伤害远大于带给你的利益

这4种背叛,你经历过哪一种?

美国学者琼斯·沃伦(Jones Warren)将背叛定义为:在一段已经建立的、正在发生的关系中,产生的任何对于信任和忠诚的侵犯,以及关系中的阴谋、背信弃义及伤害另一方的行为。 从背叛者的目的来看,背叛大致可以分成两种:无意背叛和有意背叛。 - 无意背叛是指背叛者本身并没有想要伤害另一方的意图,可能只是在无意中做出了一些让受害者感到被背叛的事情。从一定程度上说,无意背叛是可以通过双方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解决的。 - 有意背叛则是另一种情况,指背叛者主观地做出了背叛行为,不管以什么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背叛的原因都是因为比起对方而言,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利益。

为什么有些人会背叛他人? - 1.背叛是一种防御和保护 - 2.主观的“被背叛”感与不切实际的期待有关

被背叛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 1.产生负面情绪 - 2.长期的伤害和影响 - 3.对关系的打击

面对背叛你可以做些什么? - 1.沟通 - 2.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分手后,应不应该迅速开始新恋情?

反弹式关系具有3个要素: - 1.在前一段关系解体后,立刻建立起来; - 2.在完全从一段关系中修复之前,就建立起来; - 3.虽然进入反弹式关系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都拥有一种动机,即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分手产生的负面情绪中分散出来。

反弹式关系其实有一系列积极的作用: - 1.分散注意力,缓解负面情绪 - 2.提高自尊和自信 - 3.改善依恋风格

有害的反弹式关系: - 1.新的关系没有和上一段关系完全区分开 - a.在这段关系里,你没有脱离对前任的情绪 - b.你用对前任的标准去选择、理解和对待新的伴侣 - c.建立新关系的态度是报复式、惩罚式的 - 2.你只是带着“我只是想玩玩”的态度,但误导了对方 - 3.你无法忍受空窗,可能是一个“慢性反弹者”

如何识别者是不是一段反弹式关系? - 1.如果你是刚分手的一方,你需要问自己: 你们是自然而然地被彼此吸引,还是你刻意寻找了这样一个对象?你是欣赏眼前的这个人,还是为了避开那些令人痛苦的情绪?你们是真的拥有情感的联结,还是你只是害怕没有伴侣的孤单?你是否已经完全放下,还是会经常想起前任,并把前任和现任进行比较? 如果答案都是后者,那么这段关系很可能对你们双方都是有害的。 - 2.有时候,你可能需要帮助自己的伴侣识别他们是否正在反弹中

怎样才能使一段反弹式关系变得积极? - 1.进行自我评估 - 2.评估你的前一段,以及这一段关系 - 3.和伴侣进行坦诚的交流

为什么无法对前任释怀?

关系的实质是边界决定的。

遗忘并不是释怀发生的前提。我们不必强迫自己遗忘,从而证明释怀。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还没有释怀,所以强迫自己遗忘。 原谅也不是释怀的前提或必要条件。人不一定要原谅才能释怀,释怀也不一定就已经原谅。无论原谅与否,释怀对于你来说,就是与Ta有关的事情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没有释怀是什么样的感觉? - 1.空缺感和不完整感 - 2.痛感 - 3.不理性行为

为什么人很难一分手就马上释怀? - 1.大脑决定了我们会留恋前任 - 2.你以为Ta还是你想象中的人

一些人尤其不容易在分手后释怀: - 1.不认为人格是灵活可变的人 - 2.当不释怀成为一种自我保护 - 3.缺乏自我关怀 - 4.其他现实因素的影响

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更好地释怀? - 1.提高自我关怀 - 2.重新叙述这段恋情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 3.一种有争议的做法:反弹式关系 - 4.基础的东西:照顾好自己(睡眠、饮食);参加感到愉快的活动;给予对方空间和尊重;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当恐惧婚姻时,你在恐惧什么?

恐婚的时候,你在恐惧什么? - 1.失去的可能性和机会成本,失去了其他次好选项的价值。这本身也符合社会科学中普遍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朴素的经济又理性的个体,都会本能地权衡可能的收益。 - 2.害怕丧失绝对自主 - 3.对婚姻失败的恐惧。这种对失败的恐惧,对婚姻中可能出现的欺骗、背叛、拒绝、离弃的焦虑,都可能和童年时一些没有被识别和解决的创伤有关。 - 4.害怕需要承担的责任 - 5.害怕失去自我的边界。婚姻心理咨询中经常提到,婚姻中的斗争往往都围绕3件事:钱、性、家务分配。而双方对边界的一致认识,对于处理这3件事都有帮助。 - 6.害怕未知。不确定感 - 7.害怕被完全真实地看见。因为婚姻意味着你会被很大程度地暴露在对方面前

恐婚怎么办? - 1.分清你在“恐婚”的形式下,真正恐惧的是什么。美国学者约翰·柯蒂斯(John Curtis)和瓦莱丽·苏斯曼(Valerie Susman)提出,当你不能识别你所恐惧的东西是什么的时候,可以试着抓住那些害怕的感觉,将你害怕的东西具体化,这样才能一个个地解决它们。 - 2.婚姻的确需要深思熟虑。研究者认为,针对婚姻的决策会影响到之后的婚姻满意度:在婚姻这样的人生重大事件上,以更积极、更负责任的心态去做决策的人,更容易获得满意的婚姻,它可以帮你抵御一些未知的变数。 - 3.不结婚也可以是一种选择,因为在现代社会,你和一个人保持亲密关系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